查看原文
其他

芬兰中小学课程: 全才来自全面发展的课程设置

钱文丹 芬兰吧 2020-09-02

图片摄于Normaalikoulu in Jyväskylä, Finland


作者介绍:钱文丹,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,及芬兰坦佩雷大学中芬教育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。本文原刊于《上海教育-环球教育时讯》杂志2017年11月刊。

 

自2001年,PISA结果公布以来,连续6届,芬兰学生的素养让世界称赞。好的教育离不开好的课程设置,什么样的课程设置让芬兰孩子的各项素养世界领先?


一、全才来自全面发展的课程设置


根据2014年12月芬兰国家教委会公布的1-9年级《基础教育国家核心课程大纲》,芬兰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一共有18门必修课,包括:母语与文学、第二官方语言、英语、数学、环境与自然、生物与地理、物理与化学、健康教育、宗教与伦理、历史与社会研究、音乐、视觉艺术、手工、体能教育、家庭经济学、教育与职业辅导、环保、艺术及实践。其中,环保、艺术及实践,这两门课是2014年新增科目。此外,还有选修课,如语言类,法语、德语、俄语等。

 


对比中国中小学课程设置,芬兰基础教育有很多有特色的课程,比如多语言学习、在大自然中开展教学、宗教与伦理课、视觉艺术课、手工课、家庭经济课、教育与职业辅导课等。具体表现是:

 

(1)多语言学习。芬兰官方语言有两种:93%的人口以芬兰语为母语,6%的人口母语是瑞典语。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上母语课,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英语,到六年级开始学习第二官方语言,母语是芬兰语的学生,学习瑞典语,母语是瑞典语的学生,则学习芬兰语。到了初中,学生可以再选修一门语言课,一般是在法语、德语、俄语之间选择。多语言学习,让芬兰人在跨文化交流和国际竞争中具有很强的优势。

 

(2)大自然是最好的教室。书本知识最终来源于生活和自然。但很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,常常忘记这个联系而只盯住课本。芬兰人却相信“大自然是最好的教室”,学生在大自然中学习,更容易理解人与他人、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。在芬兰的森林中,我们可以看到环境与自然这门课的老师带着孩子在森林中穿行;看到生物与地理的老师带着孩子认识土壤、气候、地形;看到学生把在森林中找到的物质带回物理与化学课课堂。老师们也相信,当学生走进大自然之中,他们更容易学习合作、探索和解决问题。

 

(3)注重“身体、心理、社交能力”多重健康教育。芬兰学生从幼儿园开始,每天至少要进行2个小时的室外活动,促进孩子体能发育。到了中小学,则通过体育课和健康教育课,让学生身体、心理、社交能力都得到发展,特别是通过身体运动,促进学生心理和社交能力的培养,比如芬兰全国范围内的综合学校开展“学校动起来”(Schools on the Move)项目,目的是确保所有学生每天至少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。儿童和青少年还将有更多机会积极参与艺术和文化活动。

 

(4)了解世界多元信仰的宗教课和培养社会公民的伦理课。芬兰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上宗教课或伦理课,如果家长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上宗教课,就去上伦理课。虽然芬兰是路德教派,但芬兰宗教课本可不是宣扬路德教派的教义,而是给孩子呈现这个世界更丰富的宗教文化,不仅包括基督教、路德教、东正教,还包括佛教、伊斯兰教、日本神道文化,以及中国龙图腾文化等。伦理学课的学习,也是多学科综合,包括哲学、社会科学和文化研究,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中独立、宽容、有责任感、审慎的社会公民。既教会学生在民主社会中所需要的宽容和妥协,又让学生知道个人自由和社会规则的界限。

 

(5)用音乐表达自我。芬兰学生的音乐课注重自己动手弹奏乐器,用音乐节奏表达自己,为此各个学校的音乐教室,有钢琴、鼓、笛子、架子鼓、吉他等各种乐器。学生还要了解音乐是与时间、场合、文化相关的,在不同时代、不同文化背景下、对不同的人来说,有不同意义。学生要学会在不同场景下,鉴赏和表达自己的音乐感受,再借助乐器释放出来。此外,这种动手性的音乐课,也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重要方式,小组内一起选定主题、分角色弹奏、并作词作曲、课内课外讨论,这种注重“学习过程”的教学方式,始终贯彻于芬兰教育的各个阶段。

 

(6)用视觉艺术代替美术课。中国中小学生的美术课,基本是绘画课,可是早就2004年芬兰课程大纲就用视觉艺术课代替了美术课,课堂内容不仅包括绘画、美术作品鉴赏,还有摄影、图片处理等现代视觉艺术形式,都被引进中小学课堂,并鼓励学生用计算机、iPad等电子设备进行创作、处理作品。此外,通过视觉艺术作品,还要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,视觉艺术作品如何呈现个人特色、地方特色,更重要的是认识人类的共同性。

 

(7)自己动手制作生活必需品和艺术装饰品的“手工课”。芬兰基础教育非常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,从一年级开始便有每周2节手工课。通过这门课的学习,一是调动学生自己制作手工艺品的热情并获得生活技能,这项技能的获得对学生未来生活能力有着重大影响,比如芬兰人不仅自己织冬天的手套、袜子,家里的地毯也可以自己织;自己可以用木头制作桌椅;甚至盖房子,芬兰人也可以动手,花个2、3年便盖了起来。二是学生在自己设计产品的基础上,增加对技术和艺术品美学的追求,这样他们在消费过程中,既懂得商品的实用价值又追求审美价值,提升生活品味。三是提升学生对材料和资源的珍惜,一块布、一块木头、一瓶水彩,只要去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,就可以变废为宝。为了给学生提供“手工课”的操作环境,芬兰学校里有布匹、缝纫机、手工房、木工房等,有的学校甚至有专门的陶瓷房教学泥塑、烧瓷。

 

(8)教授生活技能的“家庭经济课”。会从做饭、做家务、家庭理财这三方面教学,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技能,并能够生活得经济适用,让生活环境可持续化。为了给学生提供“家庭经济课”学习的真实环境,每所学校都配有“厨房教室”,一般是两间,一间厨房有6个灶台。家庭经济课,非常准确地阐释了芬兰的教育理念,那就是坚持让学生在体验式场景中“做中学”,从而提升学生个人生活技能和可持续发展。

 

(9)授人以渔的“教育与职业咨询 ”。芬兰基础教育国家大纲指出,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要为学生提供“教育辅导和咨询”,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学习。到了中学阶段,每所学校专门开设”教育与职业咨询“必修课,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、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、更好地探索职业发展的路径。这门课,一方面,帮助学生在学习上找到自己的内驱力,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,发展出终身学习者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;另一方面,在老师的辅导下,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、个人能力为未来日常生活、职业发展作出规划,比如九年级学生不仅要上职业教育的主题课,了解真实社会的商业运行模式和职业种类,还要设定自己在整个社会中的角色和职业定位,并到模拟场景中去体验这个职业的具体工作。九年级是教育的“转换”期,芬兰用这种方式,让学生去体验,来帮助他们决定今后是接受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。

 

(10)现象式教学。2016年是芬兰实施现象式教学的元年,消息一出,轰动全球。现象式教学,或称“跨学科学习模块”,由芬兰国家教委会2014年12月发布的1-9年级《基础教育国家核心课程大纲》提出。新大纲明确提出,每所学校每一学年至少要进行一次跨学科学习模块,也即现象式教学(现象一词,指事物的整体面貌而非分割为各个领域与学科),包括主题活动、现象学习和实践项目等。学生需要综合不同学科的知识,在实践中运用知识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,发展学生的技能。这意味着芬兰在从“单一的学科授课制”向“跨学科学习模块”慢慢转化,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实施跨学科教学的国家。

 

值得注意的是,芬兰中小学国家课程设置,可不是一成不变的,它紧跟时代发展及考虑到未来教育的方向,每十年进行一次教改,以此保证芬兰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让个体得到全面发展,又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。


二、芬兰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


首先,芬兰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相对较少。从课时看,芬兰小学生每天才4、5节课(每周平均22节课),中学生每天5、6节课(每周平均29节课)。从家庭作业看,芬兰学生每周作业时间为3小时左右,低于OECD国家的平均7小时。而上海学生每周作业时间平均为13.8小时,是芬兰的四倍多,加上校外辅导和私人家教,上海学生每周校外学习时间平均为17小时左右。

 

学习时间少,成绩却世界领先。芬兰教育家Pasi Sahlberg指出,芬兰教育存在“少即是多”的悖论现象,即老师教得少,学生学得多;考试少,学习成绩却很好;学生在校时间少,课外活动多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?说到底,跟它提倡“平等”、“个性化教育”密切相关:“少”是指要减少标准化教育、标准化考试;“多”是说要给孩子更多个性化辅导、更多自由学习时间、更多特殊教育,确保每一个孩子享受高质量的教育。这条摒弃集权、标准化,提倡分权、个性化的道路,要让每一个人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。

 

另外一个现象是:芬兰中小学生课程中花大量的时间学习手工制作、户外活动。不少国家,都有家政课、木工课等贴近生活的动手实践课程,但在芬兰,这些课程,从来都没有被“特殊对待过”,和语文数学一样,都是必修课,占据了学生一半的学习时间——芬兰中小学生一周的总学时数平均为25课时,其中,家庭经济、木工课等,就占了12课时。芬兰前任教育部长Krista Kiuru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:“手工艺、烹饪、创造性活动和体育运动,对年轻人而言都非常有意义。他们能在这些活动中,进一步运用和巩固从课堂上学到的技能。”至于有人可能会担心这将占用理论性学习时间,Krista 说,儿童和青少年需要的远不只是理论知识,学校还应教给他们社会生活所需的技能以及去反思自己的人生意义,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,培养对他人的同理心,及与同龄人、与生活环境互动的能力。

 

第三,分科教学和现象式教学双管齐下。“跨学科”学习要做到融会贯通,离不开分科教学的知识储备,这就是为什么芬兰教育坚持分科教学和现象式教学双管齐下。因为分科教学能从纵向上,让学生在每一学科内部,深入发展知识和技能;跨学科学习能从横向上把不同学科融合,让学生更投入地学习,打通学科边界,连接课程学习与社会生活,进一步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。而且,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特别强调:“每年,学生至少要参与一个交叉学科学习模块。这些模块由各地方、各学校设计和实施,学生也应该参与这些模块的规划,以培养学生的横贯能力(Transversal Competence)。”

 

第四,课程设置不仅注重“学什么“,更关注“怎么学”。我们常说“授人以鱼,不如授人以渔”,芬兰基础教育强调引导学生的学习自主权、自我认知以及规划自己未来职业的能力。到这里,我们可以体会到芬兰教育是要培养有学习自主权的社会公民。首先,芬兰中小学教育的目标强调“怎么学”,而不是“学什么”;强调“学习过程”,而不是“学习结果”;强调“合作式学习”,而不是个人死读书,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激发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强度,对问题、现象、理论的探究热情,最终把学习自主权交到学生手中,让他们成为有内驱力的终身学习者。其次,学生作为一个人,需要学习生存技能,制作生活手工艺品、培养艺术鉴赏能力、进行户外活动锻炼身体;当学生离开学校,进入社会,成为社会人,要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、合作、沟通、解决问题;而作为未来公民,要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,如何通过职业实现个人价值,以达到人与自我、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。


三、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启示


首先,与我国现行课程设置相比,芬兰实行分权制的课程设置,采用国家、地方、校级三层课程体系。主要表现是:《芬兰基础教育国家课程大纲》 粗略地规定了学科目标、内容和评价标准;各地方教育部门,要对国家课程大纲进行详细解读和补充,又把地方特色融入进去,形成可操作的“地方课程标准”;每个学校由校级、教师、家长、学生共同制定的“校级课程标准”,学校对于课程设置、课时安排等具有一定的决定权,教师拥有教材选择权和教育法自主权,学生也可选修其他科目。一言以蔽之,芬兰的课程设置颇具弹性。

 

其次,重视课程设置的多样化。为了保证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全面发展,满足人才在成长、层次 、职业取向上的多元化需要,课程设置应当考虑发展学生的各种基础能力,比如注重动手能力的“手工课”、注重生活技能的“家庭经济课”、注重合作能力的“跨学科学习”以及注重职业启蒙的“教育与职业咨询课”,促进不同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发展 ,以保证学生多方面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。

 

最后,课程设置要给学生选择权。从多语言学习到其他选修课,芬兰教育通过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,践行因材施教,让学生通过自主尝试,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各项能力,并为进入“不分年级制”的高中做好心理上、经验上的准备。


Get Smart on Finnish Education——

芬兰小国的大教育观:理念、体系和师资

 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